“哪个银行的卡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估计十个人里有八个人都问过,或者至少心里想过。尤其是在现在,银行卡种类繁多,什么金卡、白金卡、钻石卡,还有各种联名卡、主题卡,看得人眼花缭乱。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它太个人化了。我见过很多人,一开始冲着什么“里程兑换”、“机场贵宾厅”去办了一堆卡,结果一年也飞不了一两次,白白浪费了年费,还不如随便一张普卡用着顺手。
说实话,做这行这么多年,发现大多数人办卡,还是有点盲目。以为卡面越炫、名字越响的就越好,但往往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这张卡能不能真正用在你的日常里,给你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打个比方,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网上购物,尤其是在几个头部电商平台。他之前办了一张号称“万能”的金卡,权益一大堆,但跟他在网上购物相关的优惠几乎没有。后来我给他推荐了某行的某张联名卡,主打的就是在电商平台消费有积分翻倍,或者直接返现。那张卡用下来,他的每月账单都感觉轻松了不少,你说,哪个卡更好?对别人来说可能不是,但对他来说,这张卡就比那张“万能”金卡好太多了。
所以,第一步,得先捋清楚自己的消费习惯。你一个月大概花多少钱?主要花在哪些地方?是吃饭、看电影多,还是旅游、网购多?有没有经常出差?这些信息,是你选择银行卡最原始、也最关键的判断依据。
我们聊到银行卡,总是绕不开“权益”。什么机场贵宾厅、道路救援、免费洗车、积分兑换礼品等等,听起来都挺诱人的。但关键就在于,你一年能用上几次?
我曾经试过一张号称“服务全面”的白金卡,里面有个“道路救援”的权益。结果有一次车出了点小问题,contact银行,才发现这个权益有地域限制,或者每次救援都要提前预约,等你能用上的时候,问题可能自己都解决了,或者已经找了别的办法。你说,这权益算不算鸡肋?
还有些银行的积分兑换,看起来积分很高,但兑换的时候发现,要么你想换的东西一直缺货,要么就是用极高的比例才能兑换到,算下来可能还不如直接买划算。这些都是坑,得小心。
我个人在选择银行卡时,会特别关注那些直接与我消费场景挂钩的权益,比如消费返现、商旅积分、或者是在我常去商家的折扣。这些东西,是实实在在的“钱”,或者说是“省钱”,而不是一个虚头巴脑的“服务”。
说起银行卡,尤其是那些权益看着很不错的卡,往往伴随着不低的年费。这是很多持卡人头疼的问题。有人觉得,只要年费能被权益覆盖,那办了就值。话是这么说,但实际操作起来,可没那么简单。
我见过不少人,为了“刷够免年费的额度”,过度消费,甚至办了不必要的储蓄。最后算下来,为了那几百块的年费,反而多花了不少钱,得不偿失。
现在很多银行,为了吸引新客户,会推出一些“首年免年费”或者“消费满XX笔/额度免次年年费”的政策。如果你真的对某张卡很感兴趣,但又担心年费,可以先看看这些免年费的门槛是否容易达到。如果达到门槛比较困难,或者需要你刻意去消费,那这张卡可能就不太适合你。
我自己的经验是,宁愿选择一张年费不高、但所有权益都能用上的卡,也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高端权益”而办一张年费高昂,但很多权益都触碰不到的卡。毕竟,钱要花在刀刃上。
除了消费返现和积分,一些银行卡在使用过程中还会涉及到一些“小细节”,比如跨行取款的手续费,或者异地存款的收费。虽然现在很多银行都有一些优惠政策,但也不能完全忽略。
举个例子,有些银行的借记卡,在你达到一定的资产或者存款额度后,可以享受全国范围内的免费跨行取款。对于经常出差或者需要异地处理资金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个很重要的考量点。
我之前就因为没注意这一点,在另一个城市取了几次钱,回来一看账单,才发现手续费加起来也不少。虽然不是大钱,但总归是不舒服的。后来我就换了一张在跨行取款方面政策更宽松的卡。
所以,在选择银行卡的时候,除了关注最表面的那些“大权益”,也得稍微留心一下这些“小细节”。有时候,这些细节恰恰能决定你用卡体验的顺畅与否。
虽然银行卡本身的功能很重要,但银行提供的服务,也不能完全忽视。我说的服务,不仅仅是客服的专业度,还包括你on-line上或者线下办理业务的便捷性。
我曾有一次,因为银行卡的某个设置问题,需要contact客服。一个银行的客服,能迅速理解你的问题,并且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能省你很多时间和精力。反之,如果客服效率低下,或者总是让你重复描述问题,那体验可就太差了。
还有就是手机银行App的体验。现在大部分业务都能在手机上完成,如果一个银行的App设计得很糟糕,操作不顺畅,那也会大大影响你用卡的意愿。
总而言之,选择银行卡,是个“技术活”,也需要点“经验”。没有最好的银行卡,只有最适合你的银行卡。多做功课,多比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才能真正让银行卡成为你生活中的好帮手,而不是负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