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平仓什么意思”,这个问题问出来,十个里面八个是新手,还有两个是压根没搞清楚。其实说白了,就是把你之前做的那个对冲交易,现在给它对掉了,结束了。听起来简单,但里面的门道,尤其是为什么要做,什么时候做,怎么做,这才是关键。
咱们先说对冲。你想啊,股市里头,你手里拿着一堆股票,觉得短期可能会跌,但又不想卖掉,毕竟长线看好。这时候,你就可以考虑对冲。比如,你可以去股指期货市场,做空股指期货,这样一来,要是大盘跌了,你股票跌了,期货这边就能赚回来一些,起到一个“对冲”风险的作用。就像你开车,前面路况不好,你放慢点速度,侧面有安全气囊,一个道理,给自己加一道保险。
至于平仓,这个就好理解了。你之前做股指期货做空,是为了对冲股票的下跌风险。现在,要么是你股票的短期下跌风险过去了,要么是你觉得期货这边跌的太多,不想再承担这个风险了,或者说,你已经赚到了够多的钱,觉得可以了。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把之前那个期货空单给“平掉”。平掉的意思就是,你反向操作,去买入一个同样数量的股指期货合约,把之前的空单给轧平了,这样你的期货交易就结束了,盈亏也结算了。
其实,对冲本身就是一种风险管理手段,不是为了赚大钱,而是为了让整体的风险可控。所以,平仓,就是这个风险管理过程的结束,把你用来对冲的那个工具,给撤回来。
平仓的时机,这真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经验活。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朋友,明明对冲做得挺好,结果没及时平仓,最后反倒亏了。比如,之前我有个朋友,在2015年那会儿,看准了大盘要跌,用股指期货做了空头对冲。股票确实跌了,期货这边赚了不少,他当时就跟我说,想等着股票再跌跌,期货也再跌跌,再一起平。结果呢?大盘反弹了,期货也跟着上去了,他之前期货赚的钱,就这么给回吐了回去,还倒贴了不少。
这个例子就是告诉我们,对冲不是无限制的,是有时效性的。一旦你觉得对冲的目的已经达到,或者说,你用来对冲的那个工具(比如期货、期权)本身的价格波动也超出了你的承受范围,就应该考虑平仓了。就像你出门带伞,不是为了永远下雨,而是为了应对暂时的雨。雨停了,或者雨小了,你就该收伞了。
很多时候,我们平仓并不是因为对冲本身失败了,而是因为我们对市场的判断发生了变化,或者说,我们持有的那个对冲工具,它本身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大了。比如,有的投资者用期权来对冲,如果期权的时间价值耗尽,或者波动率变化太大,持有下去的成本就会很高,这时候平仓就显得非常明智。
在实际操作中,平仓的动作,就是“反向操作”。简单说,如果你之前是为了对冲股票下跌,在期货市场做了个“卖出”的操作(空单),那么平仓的时候,你就需要做一个“买入”的操作,来把之前的那个卖出给抵消掉。反之亦然。
比如说,你在某个时间点,因为担心手里的“XX股份”(这里用个虚构的名字,但这是真实存在的公司股票)会跌,于是去股指期货市场,卖出了10手IC1909合约。这个IC1909就是当时的股指期货代码。然后,过了一段时间,你觉得风险过去了,或者你想把资金腾出来,那么你现在就需要去“买入”10手IC1909合约。这样,你之前的10手卖出就平掉了,这笔期货交易就结束了,最终的盈亏会根据你卖出和买入的价格差来计算。
这个过程,很多交易软件都提供了“平仓”的按钮,但理解背后的逻辑很重要。你不能随便乱按,得是你确实想结束那个交易。而且,要注意你平仓的时候,是把之前的“开仓”给结束了。比如,你之前是卖了10手,现在就必须买入10手,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则就变成新的开仓了。
关于对冲平仓,也有一些常见的误区。很多人把对冲当成是“db”,觉得对冲就能保证只赚不赔。其实不是,对冲只是帮你把风险控制在一个相对可接受的范围。你用来对冲的工具,同样有成本,也有风险。比如,你买入期权对冲,期权是有到期日的,时间价值会损耗,如果市场没怎么动,你可能就亏了期权费。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把平仓理解成“止损”。对冲平仓不等于止损,虽然有时候平仓的行为确实起到了止损的效果。止损是被动地接受亏损,而对冲平仓,很多时候是主动地管理风险,结束一个阶段性的风险对冲策略。当然,如果你的对冲操作本身就是亏损的,那么平仓自然也就意味着接受了这次亏损。
更要命的是,有些时候,你可能因为对市场过于乐观,或者过于悲观,导致平仓的时机不对。比方说,你本来因为看空市场而做空了股指期货对冲,结果市场突然出现重大利好,大幅上涨。如果你没有及时平仓,那么你在股票上的损失,加上期货上的亏损,会让你损失惨重。反之,如果你本来是看好后市,但因为一点点小波动就慌忙平仓,可能就错过了后续的上涨机会。
这就回到了前面说的时机问题。我觉得,判断平仓的时机,需要结合你最初做对冲的目的,以及你对冲工具的特性来分析。如果你的对冲目的是为了规避某一个特定的短期风险,一旦这个风险过去了,或者有了明确的信号表明风险消退,就应该考虑平仓。比如,某项重大会议召开前,你担心市场波动,做了对冲,会后市场平稳了,就可以考虑平仓。
但如果你的对冲是为了一个更长期的风险对冲,比如对冲整个行业的周期性风险,那么平仓的时机就需要更谨慎。可能需要结合宏观经济数据、行业发展趋势,甚至是公司基本面的变化来综合判断。这时候,不能因为一点短期的市场噪音而轻易平仓。
我个人的经验是,在对冲平仓的问题上,需要有“纪律”但也要有“弹性”。所谓的纪律,就是你有明确的策略和规则,到了某个点就应该执行,不能因为情绪而改变。但弹性在于,你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你的策略。有时候,市场变化很快,你的判断也需要跟着变。我记得有一次,我做了一个对冲,本来计划拿一个月,结果市场突然出现一个我没预料到的黑天鹅事件,那我就只能提前平仓了,不然风险太大了。
总而言之,对冲平仓,就是结束你之前为了规避风险而做的对冲交易。这个操作本身不难,难的是在什么时机,以什么方式,去平掉这个仓位。这背后考验的是投资者对市场风险的认知,以及对自身交易策略的执行力。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就是对冲平仓是有成本的。即使你最终是盈利平仓,交易手续费、点差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支出。如果对冲本身是亏损的,那么平仓就意味着你接受了这个亏损,加上交易成本,损失会更大一些。所以,在决定平仓之前,需要评估一下平仓所能带来的收益(规避的风险价值)是否大于平仓本身的成本。
有时候,我们做对冲,并不是为了立即平仓,而是为了“保险”。就像买保险一样,你希望用不上,但买了心里踏实。但是,保险是要交保费的,对冲的成本也是如此。你得算清楚,这笔“保费”是不是值得。如果对冲的成本太高,高到让你觉得不如直接承担风险,那可能这个对冲策略本身就有问题。
所以,当你在考虑“对冲平仓什么意思”的时候,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结束交易”,更要结合你做这个对冲的初衷,以及它现在对你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来综合考量。平仓,是把你对冲工具的头寸给解除,无论你是通过买入(如果你之前是卖出)还是卖出(如果你之前是买入)来完成这个动作。这是一个“对冲了什么,现在风险没了,所以我要收回我的对冲工具”的逻辑。
在我看来,做对冲并最终平仓,是成熟投资者的一个基本功。它能让你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更从容地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但这个过程中,很多细节都需要反复琢磨,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