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远的乡村,有一种现象令人深思:村里的一切大小事务,似乎都由党员说了算。这种现象,既反映了党员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党员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农村,党员往往是村里的骨干力量。他们文化水平较高,思想觉悟较高,在群众中威信较高。他们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建设家乡的重任。
在历史的长河中,党员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带领群众抗击外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乡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党员说了算的弊端
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员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地方出现了党员一言堂、村民没有话语权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一些党员自身存在着官僚主义、家长作风等问题。他们习惯于发号施令,不听取群众的意见。另一方面,村民的民主意识淡薄,不敢或不愿与党员争论。
党员说了算的弊端显而易见。它会抑制群众的积极性,阻碍村民自治的发展。更严重的是,它可能导致村务腐败,损害党员的形象和党的威信。
如何解决党员说了算的问题
解决党员说了算的问题,需要多管齐下。
党员自身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
村民要增强民主意识,积极参与村务管理。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监督党员干部的行为。
上级党委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和监督。要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力,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
要完善村级民主制度。要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章程、村民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让党员和村民共同说了算
实现村里党员和村民共同说了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党员要发挥表率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建设家乡。村民要积极参与村务管理,监督党员干部的行为。只有党员和村民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农村社会。
在实现共同说了算的道路上,会有阻力,会有曲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把农村建设成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