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中,暴跌是指股票价格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大幅度下跌。然而,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来界定股票暴跌的具体幅度,因为它通常取决于特定时期和市场的情况。
一般来说,股票下跌10%被认为是一个常见的衡量指标,被称为“调整”或“回调”。这种程度的下跌通常被视为正常市场波动的一部分,不会引发过多的关注。然而,当股票下跌超过10%,达到20%或更多时,通常被认为是暴跌。
此外,股票市场中还有一个称为“熔断机制”的措施,用于应对市场迅速下跌的情况。熔断机制是一种市场保护机制,旨在防止过度恐慌和市场崩盘。在中国A股市场中,当上证指数下跌5%时,将触发15分钟的暂停交易;当下跌10%时,将触发停牌。
需要注意的是,股票暴跌并不仅仅取决于下跌的百分比,还需要考虑下跌的速度和市场的整体情况。有时候,一天内的小幅度下跌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市场恐慌,而不同市场对于下跌幅度的接受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股票下跌超过10%且持续时间较短,或者股票市场触发熔断机制,被认为是暴跌的表现。然而,具体情况仍然取决于市场的特定条件和参与者的心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