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货交易近年来备受关注,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诈骗案例。将探讨期货交易是否属于诈骗罪,以及期货被定性为诈骗的条件。
一、期货交易的性质
期货交易是一种标准化合约交易,买方和卖方约定在未来某个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标的物。标的物可以是商品、金融资产或其他相关资产。期货交易本身并不违法,是一种合法的商业活动。
二、期货诈骗的认定条件
根据《刑法》,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要认定期货诈骗罪,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 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目的,并且这种目的是在行为实施之初就已经形成。
- 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行为人通过捏造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诱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做出损害自己利益的行为。
- 骗取数额较大:造成被害人经济损失数额较大,达到《刑法》规定的立案标准。
- 主体为自然人: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不能构成诈骗罪。
三、期货诈骗的常见手法
期货诈骗的手法多种多样,但通常有以下几种:
- 承诺高额回报:诈骗分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投资者参与期货交易,但实际收益远低于承诺。
- 虚构交易平台:诈骗分子搭建虚假交易平台,伪造交易记录,诱导投资者入金。
- 操纵市场:诈骗分子联合起来操纵期货市场价格,从而骗取投资者资金。
- 洗脑式营销:诈骗分子通过洗脑式营销,夸大期货交易的收益,诱骗投资者投入大量资金。
- 传授虚假策略:诈骗分子向投资者传授虚假交易策略,诱导投资者亏损,从而骗取佣金。
期货交易本身并不违法,但存在一定的诈骗风险。投资者在参与期货交易时,应选择正规交易平台,谨防诈骗分子的欺骗手法。一旦发现涉及期货诈骗的违法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